2025 年 11 月 19 日,太阳集团tyc151以“智慧课程建设”为核心主题,成功举办教学专题研讨会。作为学院“职言沙龙”品牌活动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本次会议特邀人文学院副院长马志强教授、音乐系孙丝丝教授担任主讲嘉宾,分别从理论架构搭建与课程实践落地两个核心维度,深度剖析高校智慧课程的建设规律、实施路径与创新策略。太阳集团tyc151全体教师参加了学习。
马志强教授以“高校智慧课程建设的设计逻辑与运营路径”为主题,系统阐述了智慧课程的理念框架与发展方向。他指出,智慧课程建设不仅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教师应对知识迭代、教学形态变革的必然选择。马教授强调,智慧课程的核心在于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,注重学生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。智慧课程应具备三大特征:知识表征的可视化与动态化、资源与活动的弹性适配、学习过程与反馈的个性化支持。教师应从“目标与内容重构”出发,依次推进资源开发、环境配置、要素设计与运行调试,形成闭环优化机制。他还特别指出,文科类课程在知识凝练与结构整合方面具有独特挑战,建议教师以“问题图谱”为牵引,强化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,并合理引入智能体辅助教学,实现多模态人机协同教学。
随后,孙丝丝教授结合其主持的江苏省一流课程《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》,分享了智慧课程的具体建设经验。她展示了如何在“学堂在线”平台中构建课程专属知识库,训练垂直领域大模型,并基于此开发AI学伴、指令集与专用智能体,实现教学全流程的智能化支持。此外,课程中嵌入了国际乐谱库、音乐可视化工具、中小学教学资源平台等专业资源,服务于明确的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图谱。此外,她还通过平台中的“决策中心”实时跟踪学生学习数据与AI使用情况,进行教学班对比分析,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评价与教学优化。
院长方文开在总结中感谢两位专家的宝贵分享,并着重指出,智慧课程建设是推动外语教学改革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。本次研讨会既搭建了理论交流的平台,又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指导,为学院后续智慧课程的系统化建设提供了清晰思路与有力借鉴。正如马志强教授所言,“智慧课程重意不重形”,其核心价值在于以技术为赋能手段,实现课程内容、教学活动与评价体系的深层重构,最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。

图1:马志强教授讲座

图2:孙丝丝教授讲座